Журнал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издается в рамках проекта «Евразийское иллюстрирован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中文

维诺库罗夫米哈伊尔 阿列克谢耶维奇贝加尔国立经济法律大学校长 论习近平访俄及普京的“东方路线”

在我看来,三月末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什么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呢?习近平主席将首次出访的国家选定为俄罗斯,这一举动就说明了一切:在中国对外政治中,俄罗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一点。俄罗斯政府非常明白习近平主席这一选择的意图。所以作为回应,俄罗斯人民对中国国家主席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俄罗斯政府还邀请习近平主席参观俄罗斯国防部和最高作战指挥中心。这说明了中俄之间的高度信任。即使在苏联时期也没有外国元首参观过这些机密的地方。习近平主席是第一位到访俄罗斯国防部并参观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作战指挥中心的外国元首,这也充分体现了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我非常高兴看到两国之间的关系有良好的发展。我一直希望俄罗斯能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扩大与中国的合作范围,将俄罗斯对外政治的重点东移。近些年,俄罗斯政府把对欧洲地区的发展作为重点,使得欧亚地区的对外发展不平衡。当我看到政府在努力平衡这两个地区的对外发展时,我很欣慰。

如果浏览我国总统的出访记录,那么不难看出,近几年他曾多次对中国、对于邻近中国的俄罗斯地区进行访问。这些地区包括西伯利亚、远东等。总统的行程也说明政府在给予俄罗斯东部地区更多的关注,也在努力与中国发展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我觉得在未来10-20年里,中国将成为最具有工业生产潜力的大国!希望中国会成为俄罗斯对外经济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关于与中国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合作

中俄贸易额已经达到800亿。在未来的五年中有望提高到1200亿。作为导向标的这些数据,只有通过两国的合作才能够得以实现。在我看来,这是很现实、很切实可行的。在我之前发表过的著作中我也说过,中俄之间的合作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贸易层面,还应深入到生产中。中国是一个实行计划经济政策的国家,俄罗斯也曾是实行计划经济政策的国家。所以我提议将两国的计划经济政策联系起来,并通过这些联系发展两国在工业领域的合作。跨国建立友好企业、组成专业化生产流程、进行合作生产。比如可以在飞机制造业共同合作。为什么不呢?!我们现在使用的空客都是由欧盟生产的,那么中俄为什么不能联手生产呢?!在这个方面与欧洲相比,显然是我们更占优势:我们有庞大的技术支持,优秀的设计团队等。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能发展一个具有巨大市场的产业。下一步我们和中国都需要大力发展高精密机床制造业,首先要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市场上高精密机床的生产由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垄断。但很显然这些国家是不会与我们分享这项技术的。但众所周知,苏联曾是本行业中的佼佼者。虽然在俄罗斯这个行业存在着技术老化的问题,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所以我们要与中国合作,在两国共同的努力下生产新型机床。什么是高精密、高产量机床?就是即使在10年后也能采用当时的先进技术进行生产的机床。这种具有长远计划性的合作生产在中俄两国都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合作可推广在飞机制造业、机床制造业等。我们还可以在高耗能领域合作,共同发展机械制造业。一切需要大量钢材和能源的制造工作都可在俄罗斯进行,而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作可由中方完成。比如说重型机械:外壳可以在俄罗斯生产,内部零件可在中国组装。这样可充分发挥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我想再强调一次,这不是交换 – 以货易货,而是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共同生产。如果双方能够进行这样的合作,那么中俄两国之间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就能够成为现实。中美之间的贸易合作仅仅停留在以货易货层面。如果有一天美国开始限制供货,那么中美贸易就会停滞。而共同生产则会使中俄两国在经济和生产层面发展更加密切的联系。这也是欧洲各国间的合作模式。为什么欧洲如此强大?因为整个欧洲都在共同合作生产。所以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中俄两国相互不信任、试探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当然也不排除还有那么一部分人,一直希望俄罗斯只与西方发展、向西方看齐,认为俄罗斯只有和欧洲、美国合作才会有出路。我们应该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将中俄两国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合作的基础。一方是人口大国,另一方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原材料产量最高的国家。如果我们能够联起手来,那么我们的合作会是坚不可摧的。更何况不像美国,中国并没有蔑视俄罗斯。

对中国的“攻击”

当然,欧洲和美国会激烈反对中俄两国间形成联盟。因为这样的联盟对于西方的政治、经济霸权而言是太大的阻碍。现在我们就能感受到这股力量的存在。如果我们翻阅法国安东尼·布鲁奈特与让-波利·吉夏尔合著的《论重商主义:对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的新看法》(莫斯科新计时出版社,2012年)。在这个中性的标题下是一篇充满了对中国攻击的文章。理论上来讲,“重商主义”是一种经济政策。这种政策的目的是在国内积累大量的贵重金属储备。而积极的对外贸易(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是推广这种政策的手段。从重商主义角度出发评价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最主要的是观察进出口额度间差距的大小。这也是重商主义的特点之一。在这本书中,中国俨然成了所有世界问题的罪魁祸首。为什么呢?

因为在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里都会有受益方和受害方。所以受益方过于强大时,受害方都会恼羞成怒。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使得欧洲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曾经欧洲的经济地位仅次于美国,然而中国的强盛迫使欧洲不得不让贤。而这本书恰恰表达了受害方 – 法国人的强烈不满。如果中国继续以现有的速度发展,那么欧洲的政治、经济实力以及国际影响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会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退。而且中国不仅仅在经济上有巨大的飞跃,国民素质水平也在逐步稳健提高。这意味着中国会逐渐超越欧洲的国家,所以欧洲会想方设法阻碍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生产。他们还会竭力将俄罗斯拉拢到中国的对立阵营,会为此设立政治经济上的圈套,挑拨离间。所以我们要齐心协力与这股恶势力作斗争,因为当我们团结起来的时候我们是不可战胜的。还记得60年代中俄关系紧张的时期吗?那时候的西方国家是多么的幸灾乐祸!现在西方也在利用俄罗斯媒体散布谣言:中俄领土问题日益严重。我觉得我很了解中国,至少在官方会谈上中俄之间从未有过领土问题。奥尔布赖特女士曾说过:“俄罗斯应该与世界共享西伯利亚地区的资源。”这句话没错!中国也在逐渐开发原来被认为“不适宜居住”的地区。而世界上广为流传的“黄祸”,不过就是西方国家为影响中俄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而使用的手段。“黄祸”是一把利器,我们不应该随波逐流,不能接受“中国式威胁论”。这都是西方国家一手策划的。同样在80-90年代,他们也策划了向我们的历史泼污水的事件。比如那时的《星火》杂志中没少发表有损俄罗斯历史形象的文章。西方国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防止我们与中国合作,比如说在开发远东这件事上。

 

关于远东

现在的远东是一个人口负增长的地区。不久前在雅库茨克召开的会议中,领导人就贝加尔地区和远东地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发展计划。项目预算为10万亿卢布!但是,我们要去哪里弄这么多钱?去哪里聘用大量的高质量劳动力?我觉得只有和中国合作我们才能完善远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按时完成发展计划。我们是邻居,我们互相帮助。所以我想中国不会拒绝在我国建设铁路、住宅等。远东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再拖了。只有在中国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庞大的工作量:交通、通讯、住宅等。中国已经建成了青藏铁路,也在铁路建设领域积累了经验。所以中国完全能够帮助我们在远东地区建设新铁路以缓解旧铁路的运输压力。一个世纪前我们曾规划过跨越白令海峡的铁路项目,将俄罗斯与北美洲联系在一起。这个项目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现在我们就可以和中方讨论这个项目实施的可能性了。两国还可共同开发北极和北海地区。单靠俄罗斯,没有办法对这些地区进行全面的开发,但我相信在中国的支持下,开发项目会顺利进行。否则其他国家会赶在我们前面抢占先机。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要联合中国去对付第三方国家,而是单纯的经济合作。其实我们也可以和日本进行一系列的合作,比如建设铁路,将萨哈林岛与内陆地区联系起来,甚至将铁路线延长至日本!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石油化工及其他行业进行现代化合作。

 

需要崭新的东部地区合作方案

在《中国与俄罗斯》杂志中我已经说过,现有的西伯利亚地区、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部省份间的合作方案需要“重启”。但考虑到远东地区与贝加尔地区的发展方案,为巩固两国边境省份之间的合作,需要出台新的政策性文件。一份能立足于现实,并且能够满足新需求的文件。这份文件应该扫除两国合作间的障碍,为吸引中方投资提供新动力。让中国能够更大胆、更放心地在俄投资并与俄罗斯企业密切合作。在合作生产时,不要忌讳让中国人掌权,接触财务。难道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吗?我们一直寄希望于法国、德国、美国企业能够和我们共同研发技术,但是却害怕和中国合作。我们凭什么不允许中国企业进入俄罗斯市场呢?什么是外来投资方?就是将自己为数不少的钱投入到俄罗斯市场中,在俄罗斯建一个带不走的工厂。他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就不能自己管理公司呢?

同时也需要让那些在俄罗斯东部地区任职,真正想看到俄罗斯东部发展起来的政府官员看到希望。要发表切实可行的计划书,而不是发展意向书。况且这些官员并没有什么实权。连最微不足道的问题都要上报到莫斯科去解决。俄罗斯的一系列政策与法律法规让他们束手束脚。但现在我们可以寄希望于远东地区发展部和远东地区发展基金会。虽然他们之前的工作成绩差强人意,但我相信他们会做得更好。

不要惧怕来自中国的帮助。60年前,在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俄罗斯(当时的苏联)也帮助过中国从零开展工业建设。为什么现在我们要拒绝来自中国的帮助呢?

 

关于青年与高等教育

当我知道习近平主席提议未来两年中俄互办青年交流年时,我非常高兴。两国青年之间的相互理解水平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而大学生在青年比例中占有绝对优势。所以我觉得主要内容应该是大学生交换项目。

前面我提到过中俄两国应该在工业领域积极合作。但在教育方面的合作也不能忽视。如果没有熟练掌握两国语言的专业技术人才,那么远东和贝加尔地区发展计划以及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计划都没有办法实施。我不止一次的向国家教育部建议过,开设让俄罗斯大学生去中国接受教育的计划。这样的计划对中俄两国都有好处。除此之外这还是一个会带来高收益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应为此排除万难,确保两国之间的学生交换。2010年美国推行了“10万人留学中国计划”,让更多的美国人赴中国留学。在这个计划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加入到赴美留学行列。目前来看,每年大约有20万中国人到美国接受教育。美国一学年平均学费为3万美元,单单中国留学生每年就要在美国消费至少60万美元。由此可见,留学生为美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为什么赴俄留学生的人数没有这么多呢?!因为俄罗斯大学的财政大权并不完全属于学校,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法律还不够完善,俄罗斯移民局对外国人恶意相向。所以,我希望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在他们下一次会晤时,可以就两国留学生问题进行深刻讨论:能否为两国交换大学生提供优越条件。因为,在我看来,两国在教育领域合作前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