Журнал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издается в рамках проекта «Евразийское иллюстрирован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圣•索菲亚大教堂——哈尔滨市的标志

图1.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设委员会的成员和捐赠者,商人Л. М. 格沃斯杰夫。来源——阿列克谢.阿夫杰夫的私人收藏(美国,纽约市)

图2. 伊利亚. 费多罗维奇. 奇斯佳科夫是哈尔滨第一座和第二座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者

图3. 神父米哈伊尔.菲洛罗科夫和他在索菲亚教堂内安息的地方

图 4. 1985年拍下的索菲亚教堂照片

图5.教堂祭坛部分左右两幅的圣像和古老圣像的展览(2007年2月)

图6.俄罗斯画家与其绘制的索菲亚教堂圣像摹本 来源:Е.Н.戈尔巴乔娃的个人图片收藏(符拉迪沃斯托克市)

图7.教堂入口上方圣像安装当日,中国定制方与俄罗斯画家合影 来源:Е.Н.戈尔巴乔娃的个人图片收藏(符拉迪沃斯托克市)

图8.2007年2月和9月索菲亚教堂东侧外观 来源:А.В.布赫杰耶夫(中国大连市)和作者们的个人图片收藏

图9. 索菲亚教堂主入口上方的救世主像。照片拍摄于1932年12月。

图10.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者:日丹诺夫.尤里.彼得洛维奇和奥斯科尔科夫.米哈伊尔.马特韦耶维奇

图11.建筑新索菲亚教堂的建设委员会。第一排中间:米哈伊尔•菲洛洛乔夫神父和伊莱伊达• П.奇斯佳科娃教堂总务长

图12. 彼什科夫.斯明. 尼基福罗维奇——圣索菲亚教堂的承建商,霍洛季洛夫. 亚历山大. 库兹米奇教堂壁画的作者.

图13.圣索菲亚大教堂东立面图和南立面图。来源:作者原创

图14.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的中心圣像壁。来源:作者原创

图15.修复过程中的圣索菲亚教堂。2018年9月

得益于教区大司祭米哈伊尔·菲洛洛戈夫的努力, 俄罗斯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见证的纪念碑­——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于1923年10月14日奠基。这座教堂建在道里区(哈尔滨道里区,前称“码头”区)透龙街95号(“透龙街”,从前称“供水街”)上,与兆麟街相邻(“兆麟街”,以前为“大桥街”)。1925年,教堂的基础和基座已经建成,1926年建造了第一层的墙壁。1932年12月25日(旧历为12月 12日)举行了隆重的教堂祝圣仪式。教堂建造费用共计18万元,包括内部装饰绘画。教堂的建造花费中,有42000.90元是通过自愿捐款筹集的。剩余款项是在当地筹措。首位捐赠人是Л. М.格沃兹杰夫(图1)和Н. В.西梅翁·。首批捐赠品是40立方米的毛石、300卢布和10万块砖头。成立第一个建设委员会的成员有:工程师科尔格诺夫、Л. М. 格沃斯杰夫、Н. В. 沃江斯基、П. И. 库兹涅佐夫、И. П. 奇斯佳科娃、А. Г. 格列博夫、П. П.克雷尼、А. И.利亚克尔、Г. Д.安吉巴斯、С. Ф 斯科布利林、И. И. 巴甫洛夫、Т. А. 戈洛维兹宁、М. М. 奥斯科尔科夫、大司祭斯特列尔科夫、И. М.沃罗特尼科夫、大辅祭苏梅尔里。委员会的成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几位成员的离世而发生了变化。建造教堂在周围的城市景观中起了重要的构成作用。

今天,所有哈尔滨人和多数来到哈尔滨游客都知道,在圣索菲亚教堂的建设中,当时的俄罗斯企业家、商人伊利亚·费多罗维奇·奇斯佳科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拥有一家大型盈利的企业-哈尔滨的一家茶厂。茶是从中国南方的汉口市(今天的武汉市)运来的,在加工和包装后运到俄罗斯。茶商奇斯佳科夫是俄罗斯皇室的供应商,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正是这位茶商在哈尔滨建造了圣索菲亚教堂的第一座建筑,该教堂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教堂。该师撤离回俄罗斯之前,即于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就“茶商奇斯佳科夫的想法和请愿” -- 第四步兵师的指挥官卡林科夫斯基将该教堂移交给了哈尔滨市。茶商奇斯佳科夫自费将教堂的建筑迁至码头地区(今天的道里区),花了至少60000卢布(包括华丽和大量的装饰)。一年半后,由他自己资助对圣索菲亚教堂进行了装修,并在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并安装了耐用优质的炉式供暖。 1908年11月22日,举行了位于码头区(今天的道里区)的第一座索菲亚大教堂祝圣仪式(图2)。茶商奇斯佳科夫并没有放下对教堂的关心,当建造新的坚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的想法诞生时,他积极地支持这一善举。但是他注定不会看到新的宏伟的教堂,1924年,茶商奇斯佳科夫去世了。他的慈善事业在今后多年都落在了他的妇人伊莱伊达·彼得罗夫娜脆弱的肩膀上(多年以来,她一直是教堂的总务长)。据哈尔滨的俄罗斯人的说法,茶商奇斯佳科夫一家是所有捐助者中贡献最大的,他们捐助了新的圣索菲亚教堂近一半的建造费用。

1931-32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并建立了伪满洲国,新当局开始要求伪满洲国的所有公民朝拜日本天照女神。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必须朝着日本天皇宫所在的东京方向,和满洲国皇帝溥仪的住所所在长春方向鞠躬。哈尔滨的东正教徒立即反对这样做,引证说基督教徒的信仰只能崇拜自己的神灵。日本人坚持己见。当时神父米哈伊尔·菲洛洛戈夫,是码头区新建的索菲亚教堂堂长,也是教区委员会的秘书。他是一个身材高大很胖的人,中国人尊敬他,见到他总会说:“俄国神来了。” 亲日的地方当局逮捕了米哈伊尔神父,并将他关在地牢。实际上将他作为人质,在没有提出指控的情况下关押了三个多月。他们以此迫使当权的大主教梅列季亚放下“固执”屈服,并强迫所有的东正教徒遵守伪满洲的法规。米哈伊尔神父释放后,大家都认不出他了,因为他瘦了许多,不久他就去世了。据哈尔滨俄罗斯人说,梅列季亚堂长被埋葬在圣索菲亚教堂内南边的木地板下。长期以来,墓地有低矮的围栏防护,但没有保存到至今(图3)。哈尔滨基督教徒没有一人执行异教仪式,伪满洲国当局只好对这一社会群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漫长岁月中慢慢变黑的教堂墙壁,记忆着哈尔滨历史中幸福和悲惨的时刻。60年代俄罗斯人撤离哈尔滨后,圣索菲亚大教堂完全荒废。自圆顶的十字架被打掉,这座建筑用作哈尔滨第一百货大楼周边市场上业户的仓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计划摧毁这座教堂。据老哈尔滨人说,曾经两次试图炸毁圣索菲亚教堂,但都没有得逞。 1985年,没有十字架教堂的照片是由捐助教堂建造的商人拉夫尔.格沃斯杰夫的孙子阿列克谢.阿夫杰耶夫(美国)的所提供(图4)。

自1996年11月以来,该大教堂被列为第一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古迹(4–227),一直是由哈尔滨宗教与民族事务局管理。在1997-1998年间,大教堂由市政府组织维修,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据当时中国媒体报道,市政府组织了包括在哈尔滨街头募捐形式的捐赠活动。在城市里繁华地段有专门的人员拿着箱子,在警察陪同下进行募捐。即使按今天的标准来看,他们也获得巨额捐赠款项---1000万元人民币。圣索菲亚教堂得到恢复,金色的十字架被安置在教堂穹顶上,描绘 “奥秘之晚餐”的画作放置在祭坛的壁龛中。几年中,教堂内部的侧柱上都挂着两大幅圣像。在主祭坛后面的长廊中有一个古老圣像和器皿的小型展览(图5)。多是装饰性的壁画和凹隐形状的十字架提示着博物馆的参观者这所建筑曾经的主要用途是东正教教堂...

2006年,圣索菲亚教堂周边区域的建筑物被清除后,在教堂前的广场上建造了音乐喷泉,俄罗斯画家的美术馆和几家纪念品商店。夜晚,灯火通明的圣索菲亚教堂的夜间照明更加吸引了游客。那些年,中方至少进行了两次尝试,对圣索菲亚教堂的外观进行修饰。在2007年春季,从教堂的东立面(主入口上方)拆除了三幅画在大布上的油画圣像(据说是在教堂周边地区进行修缮过程中安装在那儿的),并转交给了两位在哈尔滨工作的俄罗斯画家叶连娜.戈尔巴乔娃和维克多. 博尔特克维奇,让两位艺术家复制这些圣像。原来的圣像虽然形象选择正确但是可能不了解圣像绘画常识基础绘制的——画布没有涂上底漆。哈尔滨的俄罗斯画家多次与定制方进行沟通并提出采用马赛克来绘制圣像(以延长图像保存时间)的建议,但定制方坚持在画布上进行复制。俄罗斯画家在通过使用,锥子和木炭保持了与原作的精确临摹,并遵守了所有圣像绘画规则,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圣像的临摹复制。最大的作品是救世主的全身圣像(3 х 1.5米),圣母和施洗约翰(1.5米х70厘米)(图6)。 2007年8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道里区许多领导人出席的集会上,在教堂入口上方修缮一新的圣像安置到了原来的位置(图7、8)。

由于气候因素的影响(气温,风雨的变化),这些圣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色彩,并于2008年底从教堂的外墙上拆除。同时拆除了两个大幅圣像和之前在圣索非亚教堂内圣像和器具的小型展览。应该说非常感谢市政府为改善原教堂外观所做的努力,遗憾的是,由于技术层面的原因(在画布上绘制圣像而不是采用马赛克)导致将圣像从教堂主立面的拆除。 

在圣索菲亚教堂建筑外墙上有13个专门安放圣像的壁龛。主入口上方有四个,一个在祭坛墙上,侧壁各有四个上。在现有的历史照片中,除了一个在教堂正门上方(图9)的壁龛上有圣像之外,其他壁龛都是空的,即在一个椭圆形框内有救世主的圣像。如果哈尔滨政府同意将此圣像复原到其历史位置现代的哈尔滨的俄罗斯人已准备好将在教堂修复竣工之日赠送此圣像。

三圣坛教堂以假俄罗斯风格建造,结合了拜占庭文化元素和俄罗斯民族传统。该教堂设计者是土木工程师(建筑师)科夏科夫·瓦西里·安东诺维奇。教堂平面图的设计和教堂的建造工作委托给经验丰富的土木工程师日丹诺夫·尤利·彼得洛维奇(1877–1940年),他从民用建筑工程学院毕业后(1898–1903),被派到哈尔滨进行中东铁路的建设。1912年,根据彼得·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爵的方案,他在奉天(沈阳)建造了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同年,在哈尔滨的火车站大街建造茶商奇斯佳科夫的公馆,1930年在新城的大街建造了圣母帡幪教堂。1940年他去世后被埋葬在这所教堂的墙边。土木工程师奥斯科尔科夫.米哈伊尔.马特韦耶维奇于1899年毕业于尼古拉耶夫工程学院和尼古拉耶夫工程学院(1903年),他完成了圣索菲亚教堂的测地建造。在1917-1920年间,他在布拉戈维申斯克负责建造的圣三一教堂借鉴了主显节教堂(В.А.科夏科夫设计)的建造。 奥斯科尔科夫于1920年移居哈尔滨,从1923年到1932年他参与了圣索菲亚教堂的建造,他借鉴了在俄罗斯建造类似教堂的经验(图10),并运用到了在这中国建造教堂的实践中。 1928年,工程师日丹诺夫不再负责教堂的施工建设,奥斯科尔科夫接任了他。彼什科夫.谢明. 尼基福罗维奇承包了这项工程(图12)。

圣索菲亚教堂是在中国最大的基督教教堂,可容纳约2000名教徒。教堂总面积为717.25平方米,高度是53.34米。索非亚教堂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平面图,即像是向西延长一角的拉丁十字架。教堂西侧大厅部分的空间被纵向两排柱子划分为三个中殿,形成了一个过渡区,为到访者参观教堂内部空间做准备。半圆形的后殿四周是一个带有东入口的长廊。地基的石砌体体积1631.28立方米。地下室-359.27立方米。砖砌体-4078.2立方米(200万块砖)。混凝土砌体-485.5立方米。总计6554.25立方米。墙壁采用红砖砌成的交叉砌体形式布置,尺寸为250x125x60mm。主祭坛为圣索菲亚设立。根据哈尔滨神父帕德林·尼古拉的回忆录,教堂还有两个副祭坛:右边献给先知伊利亚和苦难女圣徒伊莱伊达,是为了表彰已故的(同名的)伊利亚·费多罗维奇·奇斯佳科夫建造两所索菲亚教堂的功绩,和他的妻子(同名的)伊莱伊达·彼得罗夫纳·奇斯佳科娃多年帮助米哈伊尔神父作为教堂的总务长(图11)。左边的副祭坛一直未命名,在1946年为了纪念米哈伊尔·菲洛洛乔夫神父以圣正信者特维尔·米哈伊尔公爵的名义祝圣。该教区有自己的慈善机构 --- 圣索非亚教区殡仪馆,这是对城市里最贫穷的百姓有很大重要性的机构,而且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位于码头区的第一座圣索非亚教堂内。

中央的深绿色大圆形穹顶,高高耸立,周围环绕着窗户和盾环装饰。大椭圆形下的结构,它是一个16面体的大鼓座。外墙装饰有多种图案,入口由拱形门框框住。在入口上方,是一座两层的钟塔,塔顶逐渐变细,顶部有钟楼和拱门,上面有镀金的洋葱形穹顶和十字架。(图13)。教堂的墙壁是由绘画老师和洛迪洛夫·亚历山大·库兹米奇绘制,他根据毕业于特罗加诺夫艺术与工业学校的画家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阿纳斯塔瑟夫素描创作而成。1920年А. К.霍洛季洛夫移居哈尔滨,自1924年以来,他一直是哈尔滨高等学校(位于炮兵大街上)的专职绘画、绘图老师,并在这所学校工作了20多年。他被认为是哈尔滨最好的画家和老师之一(图12)。

   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筑类似的教堂有三座。第一座建于圣彼得堡,是古图耶夫斯基岛上的主显节教堂(1892-1897年)。第二座是圣尼古拉斯大教堂(1894-1900年),位于尼科尔斯克-乌苏里斯克(现滨海边疆区的乌苏里斯克市)。第三座则建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圣三一教堂(1906-1911年)。第四座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1923-1932)是在В. А.科萨科夫设计方案的作者逝世(1921年)后建成的。目前,布拉戈维申斯克和乌苏里斯克的教堂都没有保存下来。在具有大致相似之处,不能说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完全复制了现有教堂。这些教堂中的每一所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显著区别的特征是:中央穹顶的形状,内部圆柱,圣像壁,壁画,马赛克,砖砌体,窗洞和门洞的填充以及外部装饰。可能是由于缺少某些的建筑材料,没有专家,必要额外的投资以及城市规划条件而决定了这些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古图耶夫斯基岛上的主显节教堂离市中心很远,那么圣索非亚大教堂就位于哈尔滨的市中心,是城市建筑的主要成分。

   2017年夏天,依据发布在《建筑师》杂志上的圣彼得堡古图耶夫斯基岛上主显节教堂的历史建筑物图纸(作者土木工程师В. А.科夏科夫),以及在《世界插图》杂志上发表的祖布恰尼科夫的版画和现代照片,本文的作者绘制了一套建筑结构文档,包括教堂东、西、南、北立面的图纸,纵向和横向的剖面图,一楼的平面图(图13)。

建筑古迹的修复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过程,它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很多规则、规章和法规。通常,在建筑工作实施之前需要长期研究古迹和进行工程勘测。借助1940年在圣索菲亚教堂举行的宗教仪式拍摄的历史照片,就可以成功绘制出圣像壁的图纸。圣像壁由两层组成,并且在圣像壁的两侧都设有神龛。照片上可以看见锻造的栅栏,将教堂部分与供台分开。在档案馆中发现的历史照片可做出教堂内部的三维模型图。利用三维模型图可直接用于教堂的修复工作,包括遗失的圣像、神龛、烛台、铁艺围栏,窗栅。该三维模型图还允许评估教堂内部修复工作的规模,选择更加和谐的颜色和绘画手法的组合方案,评价教堂装饰陈设元素的组合方案。在这里,我们仅提供两幅图:圣像壁和神龛。所有文档都可以转交给中方,作者已有版权保障。

毫无疑问,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哈尔滨最令人难忘的标志之一,其独特外观受到了中外游客的青睐(图15)。我们感谢中国政府将教堂建筑和历史遗迹都维护在一个良好状态。我们谨表示希望,这座教堂作为城市建筑的主要成分会在共同的努力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21条(2015年修订)规定:“文化遗产的外观恢复应严格按照其历史原貌进行”进行修复。我们认为修复过程可能面临的问题,特别是装饰壁画的修复和教堂建筑的内墙进行局部照明的修复,都可以在俄罗斯和中国专家的合作下得到成功解决。

我们可以负责地确定,圣索菲亚教堂是现代中国保存下来的东正教教堂中最大的一所。比这所更大的只有曾经的哈尔滨的圣母领报教堂。

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在教堂内部拱门上安装的许多灯泡,灯泡之间的安装距离约为半米。这种技术方案在东正教教堂的装饰中极为罕见。

圣索菲亚教堂在上世纪就成为了我们“同舟共济”的见证。做为感恩的后代,我们有责任尽自己的锦簿之力, 努力保护和传承我们先辈的友谊之情和此珍贵的历史建筑文物。本文和自己开发的圣索菲亚教堂修复设计方案的作者, 愿意将此技术文档移交给中方,在中方所采纳的方案框架下,按照近期计划执行的工作规模和纲要为开展修复工作提供全面协助。

如果能完成对装饰壁画进行高品质的修复,并在教堂内采用原有的拱门照明系统,圣索菲亚教堂将成为世界级最罕见的旅游胜地 --- 因为这种照明设计独一无二的!

谢尔盖·叶廖明: 哈尔滨俄侨协会历史部主任;

伊戈尔·基里奇科夫: 建筑修复专家,哈尔滨俄侨协会成员。